首页 资讯 正文

南宁双定镇:黄皮果变“黄金果”

体育正文 111 0

南宁双定镇:黄皮果变“黄金果”

南宁双定镇:黄皮果变“黄金果”

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1日电 (钟兴业)近日,走进广西南宁市西乡(xīxiāng)塘区双定镇武陵村坛豆上坡黄皮(huángpí)果基地,一幅丰收在望的(de)喜人画卷徐徐展开。连绵的山丘上,低矮的黄皮果树郁郁葱葱,一串串厚重的果实已开始由墨绿转向金黄,在阳光下闪烁着(shǎnshuòzhe)诱人的光泽。 图为(túwèi)武陵村黄皮果。江梨莉 摄 扩大销售(xiāoshòu)链 黄皮果变“黄金果” 临近7月,武陵村的近3000亩(mǔ)黄皮果即将迎来大规模采收。站在高处俯瞰,连片(liánpiàn)的果园在阳光下生机盎然(shēngjīàngrán),鸽舍点缀其间,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画卷。 “过去这里是一片低效果园,经过改造发展黄皮果产业,种植无核(wúhé)、黑金刚、冰糖等(děng)高产优质品种,如今成了村民的‘绿色银行’。”武陵村收购商(shāng)邓明善算了一笔账:“过去没有固定销路,价格(jiàgé)波动大,现在我们与凉果加工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,销量链条越来越稳、越扩越大,我们响应政府号召让(ràng)利于民,保底价(dǐjià)10元/公斤收购果农的统果,果农们收入较往年至少翻一番,而且为给果农吃下定心丸,我们在果农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后就支付(zhīfù)30%的定金。” 据了解,已有20多户(duōhù)果农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,承诺供应8万公斤黄皮果,占武陵村黄皮果总产量近40%。这种“大户带(dài)散户、公司加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让小小黄皮果成为撬动(qiàodòng)乡村(xiāngcūn)振兴的“黄金果”。 据悉,武陵(wǔlíng)村的黄皮果产业(chǎnyè)起步于1995年,经过30年的发展,种植面积近3000亩,产值超1亿元,如今已成为武陵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(zhīzhùchǎnyè)。 优化资源链(liàn) 绿色循环的“致富经” 武陵村是广西规模最大的肉鸽养殖集中区,存栏种鸽(zhǒnggē)超100万对,年出栏肉鸽超1000万羽,年产值超3亿元。武陵村利用肉鸽高产养殖优势和鸽粪沤制无害化系统,变废为宝,创新(chuàngxīn)“种黄皮果+养鸽”的生态循环模式,既(jì)解决了肥料问题,又增加了村民收入来源(láiyuán)。 “鸽粪(fèn)可是宝贝(bǎobèi)。经过无害化处理的鸽粪是优质有机肥,施到黄皮果园里,既减少化肥用量,又能增产增收。”种养大户邓英消介绍道,“今年我家施了(le)鸽粪的黄皮果也丰收了,签订(qiāndìng)了4000公斤的黄皮果保底价收购协议,黄皮果收入至少是往年的两倍。” 经测算,使用了鸽粪有机肥的黄皮果(guǒ)亩产可达1500公斤,且成熟更早、品质(pǐnzhì)更佳。这种“一加一大于二”的种养(zhǒngyǎng)结合模式,既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,又提升了产品品质,让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(shíshízàizài)鼓了起来。 金灿灿的黄皮果挂满枝头,沉甸甸的不仅是甘甜的果实,更是村民们增收致富(zhìfù)的希望。武陵村支书韦合宪望着丰收在望的果园信心满满:“保价收购让(ràng)种植(zhòngzhí)户吃(chī)下定心丸,种养结合(jiéhé)让效益倍增,我们优化资源链、扩大销售链的探索,既能实现黄皮果产业增效,又能促进种植户增收,真正将黄皮果打造成了‘黄金果’。”(完)
南宁双定镇:黄皮果变“黄金果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